(2012年7月5日湖北日報報道)不久前,,浙江醫(yī)學博士放棄醫(yī)治晚期癌癥父親的新聞在腫瘤患者中激起陣陣漣漪,。省腫瘤醫(yī)院副院長,、胃腸泌尿外科主任張克亮表示,,對絕大多數(shù)癌癥患者而言,,放棄不可取,,堅持綜合治療才是最好的選擇,。
張克亮表示,,疾病都是因人而異,,癌癥也不例外。由于患病部位及病理類型不同,、分期早晚不同,、患者本身身體狀況差別、對于治療手段敏感度差異等等,,治療方法也存在著很大差別,,所以醫(yī)生確定的治療方案都應該具備個體化特征。
浙江的醫(yī)學博士,,父親年近八旬,,身患惡性腹膜間皮瘤,,且是晚期、廣泛轉移,,他也采取了小劑量腹腔化療,。對這樣的高齡老人,再做大劑量放化療通常認為弊大于利,。有些患者總愛拿自己和別人比較,,這極不可取,尤其是身體條件還可以的患者,,輕易放棄,,實在可惜。
張克亮稱,,癌癥一直倡導多學科綜合治療模式,。以大腸癌為例,要通過外科,、放療科,、內科、中醫(yī)科,、超聲科,、放射科、病理科,、檢驗科等多種學科的討論,,根據(jù)患者具體情況,制定出規(guī)范化,、個體化的治療方案,。
實踐證明,綜合治療能夠大大提高癌癥患者生存率,,讓患者從治療中最大化受益,。有些病人尤其是對早中期腫瘤患者,建議首選積極的治療手段如手術,、放化療,,同時配合其他手段減輕治療中的不適感,90%以上的早期患者可以治愈,。對于一些晚期患者,,建議以姑息治療為主,減輕癥狀,、帶瘤生存,,在提高生命治療的前提下盡量延長生存時間,讓他們同樣保持生命的尊嚴。
針對許多患者及家屬關注的生存期限問題,,張克亮表示,,醫(yī)生不是算命先生,給出的答案是一個大致統(tǒng)計概率,,對患者而言只是一個參考,。如果積極爭取,獲得的效果會大大超過預期,,一旦放棄,,肯定不會得到任何治療收益。
權威研究表明,,三分之一的腫瘤患者是被“嚇”死的,。腫瘤治療確實有些副反應,可適量配合使用鎮(zhèn)吐藥物,、鎮(zhèn)靜劑和升高白細胞的藥物來增強機體免疫力進行預防和控制,,大可不必擔心。“浙江醫(yī)學博士的放棄,,作為個案值得尊重,,但過分宣揚這種放棄,對于那些樂觀治療的腫瘤患者而言未免太不公平,。”張克亮說,,“在抗癌路上,醫(yī)生和患者都是一樣,,做最壞的打算,,朝最好的方向努力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