6月8日,26歲的腫瘤患者鄧女士從湖北省腫瘤醫(yī)院出院,。出院時,,坐著輪椅來院的她,已經可以脫離輪椅獨立行走,,因為前幾天的3D打印模板輔助放射性粒子植入手術緩解了其劇烈腰骶部疼痛,。
據(jù)悉,鄧女士兩個月前因為盆腔內腫瘤在外院接受了外科切除手術,。大約半個月前,,她感覺后腰部疼痛,且痛感日益加重,,嚴重影響了正常生活。6月初,,她在家人陪伴下來到湖北省腫瘤醫(yī)院就診,。經檢查發(fā)現(xiàn),,其骶尾部腫瘤復發(fā)導致頑固性腰骶部疼痛,已經不符合再次手術切除指征,。醫(yī)院胸內科,、放射科、核醫(yī)學科等多科室專家經過聯(lián)合討論,,決定為其進行碘125放射性粒子植入術——將放射性粒子植入腫瘤病灶內,,讓放射性粒子釋放γ射線持續(xù)照射殺傷腫瘤細胞,從而達到局部治療或緩解癥狀的目的,。
按照治療計劃,,鄧女士需要接受18個位點的放射性粒子植入。傳統(tǒng)的植入術中,,醫(yī)師主要憑借個人經驗進行穿刺和植入,,往往找準一個點都需要多次穿刺和CT掃描。為此,,在征得鄧女士和家屬同意后,,醫(yī)院放射科團隊首次嘗試了3D打印模板輔助碘125放射性粒子植入術。手術前,,醫(yī)療團隊根據(jù)鄧女士的相關影像數(shù)據(jù),,為其量身定制了3D打印模板,其形狀與手術部位完全貼合,,上面已經將需要植入粒子的位點固定和標識好,,并按照每個點穿刺的角度和深度預留好了針道。
6月5日,,鄧女士被推入手術室,。手術中,放射科團隊醫(yī)生將3D打印模板覆蓋到手術部位上,,將模板完全復位后,,依次將穿刺針按照計劃路徑插入病灶中,并順利將碘125粒子植入到病灶靶區(qū)內,,手術僅歷時1小時,。術后CT顯示碘125粒子分布良好,隨后鄧女士安全返回病房,。6日,,其疼痛感減輕;7日,,可以下床走路并自行上廁所,;8日,恢復良好達到出院指征,。
湖北省腫瘤醫(yī)院放射科主任羅成剛介紹,,鄧女士身體恢復得這么快,,主要是因為3D打印模板提高了放射性粒子植入的精準性,確保了每一個粒子都直達靶區(qū),。同時,,利用這種輔助方式,不僅提高了植入的精準性,,而且大大縮短了手術時間,,同時還避免了反復穿刺造成的局部組織損傷以及反復CT掃描造成的輻射損傷,對于患者來說,,更加安全高效,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