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2016年10月26日武漢晚報訊)上周,全球最高建筑,、828米高的阿聯酋迪拜哈利法塔點亮“粉紅新裝”,,用以紀念“世界乳腺癌防治月”,。值得注意的是,,這一曾經在中國低發(fā)的癌癥類型,,如今也已躍上“冠軍”寶座,,成為危及女性健康的頭號殺手,。
中國乳腺癌比西方“年輕”10歲
因乳腺癌去世時,姚貝娜33歲,,陳曉旭42歲,,阿桑34歲。紅顏早逝令人惋惜,,然而這還并非該病“最年輕”記錄,。
湖北省乳腺病防治研究中心主任,省腫瘤醫(yī)院乳腺科主任醫(yī)師吳新紅介紹,2003年7月,,湖北棗陽一名5歲女孩被確診為乳頭狀惡性腫瘤,,極有可能是我國有資料記載最低齡乳腺癌患者,但這一偶發(fā)個例并不具備代表性,。除了這個孩子,,目前湖北省腫瘤醫(yī)院接診最年輕患者為20歲。
與此同時,,湖北省腫瘤醫(yī)院曾對近五年住院患者做分類統計,,發(fā)現乳腺癌、肺癌和生殖系統腫瘤占到全部女性患者的六成,,32%的乳腺癌患者確診時不滿45歲,。國內同類研究也證實,中國乳腺癌發(fā)病高峰為45歲,,要比西方國家年輕10歲—15歲,。
吳新紅分析,這種情況可能與中國女性體質有關,。女性乳房主要由腺體,、結締組織和皮下脂肪構成。相對于歐美女性,,中國女性乳房脂肪含量少,,但結構致密,。由于雌激素受體數量的關系,,致密型腺體乳房更易患乳腺癌。
發(fā)病率上升帶有濃厚“現代印記”
截至上世紀90年代,,我國一直是乳腺癌低發(fā)國,。20年來,乳腺癌發(fā)病翻了幾番,,目前正以每年3%的速度遞增,。去年國家癌癥中心發(fā)布最新報告稱,乳腺癌以每年新發(fā)病例27.3萬人次,,高居女性惡性腫瘤“榜首”,。
作為一種“舶來品”,文胸的穿戴被指為“致癌元兇”,。對此吳新紅指出,,沒有明確的證據說明穿戴文胸和患乳腺癌之間存在因果關聯,但不合適的文胸有可能阻礙血液循環(huán),,導致乳腺增生,。
他介紹,雖然乳腺癌的發(fā)病機制尚未明確,,但可以確定與下列因素有關,。月經初潮早,、絕經晚,經期長于35年的“年輕態(tài)”女性風險較高,;晚婚晚育,,生育次數少,哺乳時間短會增加患乳腺癌的風險,;反復人工流產會使女性患乳腺癌的幾率大增,。此外,職場女性精神壓力大,,飲食和作息不規(guī)律,,也增加了患癌風險。
由此可見,,中國乳腺癌發(fā)病率上升,,和現代女性生活方式不斷與世界“接軌”有關。有數據表明,,城市女性乳腺癌發(fā)病率約為農村的2倍,,發(fā)病率由高到低依次為沿海、中部和西部,,與經濟發(fā)展水平基本同步,。
育齡女性每月做一次乳腺自查
我國僅5.2%的新發(fā)乳腺癌是在體檢中發(fā)現的,82.1%的女性發(fā)現乳腺癌時已有明顯癥狀,。通過乳腺自檢,,完全有可能揪出乳腺癌的早期信號。
吳新紅介紹,,乳腺自查可每月進行一次,,對于月經規(guī)律的女性,自查時間應選擇在月經結束一周后,。已停經女性,,則可每月固定時間自檢。
根據美國癌癥協會的推薦,,女性朋友可通過這些方法自檢:面對鏡子,,觀察兩側乳房是否對稱,皮膚有無紅腫或皮疹,,乳頭有無凹陷或分泌物,。然后雙手叉腰,雙肘努力向后,,使胸部肌肉緊繃,,再次觀察上述項目。平躺,用指腹以畫圈的方式,,從外圍到乳頭反復觸摸乳房,,檢查是否有腫塊。最后,,輕輕擠壓乳頭檢查有無溢液,。育齡女性每年做一次乳腺超聲檢查,高風險人群30歲以后提高到一年兩次,。
相關報道
根據國家癌癥中心去年發(fā)布的報告,,中國女性癌癥發(fā)病前三依次為乳腺癌、肺癌和結直腸癌,。湖北省的調查數據略有差異,,依次為乳腺癌、肺癌和宮頸癌,。這意味著,,被全國“三甲”除名的宮頸癌,在湖北地區(qū)依舊高發(fā),。
湖北省腫瘤醫(yī)院婦瘤科副主任醫(yī)師張慧峰介紹,,宮頸癌由高危型人乳頭瘤病毒(HPV)感染引起,是目前唯一明確病因的癌癥,。
如今,,宮頸癌在北上廣患病率下降,而湖北省五峰縣等地區(qū)依舊高發(fā),。HPV共有30多個高危分型,,但亞洲女性以16和18兩個分型最為常見。宮頸癌早期治愈率可達到90%以上,,三期30%左右,,四期則不到20%,。
他建議女性從有性生活起,,每兩年做一次宮頸癌篩查,包括TCT宮頸薄層細胞學檢查和HPV病毒檢查,,總費用不到500元,。